亚洲科技创新同盟会
会员单位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会员单位
王玉鹏
入会时间:2014-05-19
王玉鹏
王玉鹏
亚洲科技创新同盟会副会长
基本数据:
出生日期:1965年3月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光学系、中科院物理所
职位、职务:
1996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极低温物理开放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师;
1999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
2001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实验主任;
2003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副所长,凝聚态理论室主任;
2005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副所长;
2006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常务副所长;
2007年6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所长。
荣誉及奖项:
1998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同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999年SCI论文全国单篇引用率第七名;
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2004年获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05年获"北京茅以升青年科技奖"及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奖";
曾主持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中科院重大项目等基金项目十余项。
研究方向:
低维强关联系统及自旋系统的性质,包括超导、磁性、纳米结构、冷原子及介观系统的输运性质,自旋电子学等;人造纳米周期结构中的输运性质。
工作成果:
1、研究了低维强关联电子体系中的磁杂质问题并提出"鬼自旋"现象,代表性论文已被引用100余次。
2、提出了拉廷格液体中的边界临界指数理论,为研究准一维导体中的输运性质打下了基础。
3、提出了123相高温超导体的轻稀土掺杂理论并解释和预言了多个实验现象。
4、提出了拉廷格液体理论与费米液体理论的对应关系。
5、提出了SU(4)自旋梯子模型并首次观察到阻挫引起的调制结构;
6、研究了量子点的自旋极化输运性质。
7、提出了带简并超导体系自旋单态P-波配对BCS态,这一理论可以用以解释非传统超导体中的实验佯谬。
8、研究了量子点的退相干机制。
目前研究课题及展望:
低维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研究是凝聚态理论研究的主流方向,它包括了高温超导体、量子霍尔效应、超大磁阻、有机导体、纳米系统、二维电子气及碳纳米管等重要物理系统。许多重大的物理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计划仍在这一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包括高自旋费米子的凝聚及新物质态、低维导体中的金属-绝缘体转变问题、拓扑性元激发问题、超导机制问题等;研究与量子点相关的自旋电子学及自旋流机制;与量子计算相关的理论问题。人造纳米周期结构是一种新型物质形态,它在下一代电子器件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拟研究这类系统的输运性质。
上一条:贾金锋
下一条:谭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