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科技创新同盟会
会员单位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会员单位
贾金锋
入会时间:2014-05-19
贾金锋
贾金锋
亚洲科技创新同盟秘书长
基本数据:
出生日期:1966年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位、职务:
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代物理主编。
教育经历:
1987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92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
工作经历:
先后在美国和日本工作5年。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荣誉及奖项:
1996年获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2001-2002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贡献团队"核心成员 (全院排名第一);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3获奖人);
获2003年"杰出青年"基金,工作被评为"2003年振邦杯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低能电子衍射、光电子能谱及各种表面分析手段研究各种金属、半导体表面/接口的原子结构/电子结构/化学性质、及有机生物分子在表面的吸附等。利用MBE生长低维纳米结构、研究生长动力学,以及量子效应对低维纳米结构电子性质的影响等。主要研究手段包括分子束外延、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谱、高/低能电子衍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等。
曾负责主要工作及成果:
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文章50多篇,其中Phys. Rev. L, APL/PRB上10多篇,综述文章1篇。文章被引用200多次。代表性工作有:(1)建立了低能电子衍射的准运动学理论和数据平均方法,利用该方法解决了当时国际上几个有争论的热点问题;(2)用STM对金属表面和接口局域功函数进行了系统研究;(3)作为主要骨干参与研制成功世界最先进的双探针扫描隧道显微镜,并在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研究生物物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4)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地制备出金属全同纳米点晶格,并结合理论对其结构、形成机制等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又长出了具有奇特磁性的纳米结构。(5)在金属薄膜的制备和其中量子效应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证明了量子阱态对超导等物性的影响。在国际会议上做过10多个邀请报告,国内学术会议多个邀请报告。
研究课题及展望:
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的研究;生物、有机材料结构及自组装现象的STM/AFM研究;纳米催化(可接受化学学科考生);用STM测量局域功函数。

上一条:龚旗煌
下一条:王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