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胜
亚洲科技创新同盟理事
基本数据: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76年
毕业院校: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2001年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获硕士学位、2004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个人履历:
曾先后到德国Max-Planck固体研究所做博士后和Principal researcher(2004-2007),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2008)。200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E01组工作。
研究方向: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及其相关基础科学问题
主要包括:
·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纳米离子学(离子/电子在纳米尺度上的输运、存储与反应问题)
·光电一体化能源系统
工作成果:
1.报导了锂离子能可逆嵌入/脱出到具有金红石结构的纳米二氧化钛中;
2.提出了具有分级结构的三维混合导电网络应用到纳米电极结构中的新思想;
3.系统研究了一系列新型功能电解质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4.发展了一种"Top-Down"的电化学锂化方法制备纳米多孔材料及其在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在Nature Mater.、Adv. Mater.、JACS、Nano Letters、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共合作发表论文50余篇,SCI引用1000余次。合作申请6项中国发明专利、5项国际发明专利、已授权3项专利。
研究展望:
承担的课题有物理所院"百人计划"人才启动计划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科技部863项目1项等。主要从事纳米结构能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相关器件的研究,以及器件之间的集成系统研究。与国外相关的著名研究所和大学有较密切的合作关系。